台北市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協會
Accomany Counseling Center
關於台北市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協會
Taipei Association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therapy

理事長 蔡百祥心理師
鳥會飛翔,魚會游泳,豹會奔跑,而孩子與青少年,則是透過遊戲、對話與互動,表達自己、理解世界。
對年幼的孩子而言,玩耍不只是玩樂,更是他們整理內在、連結外在的一種方式;而隨著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他們開始透過沉默、溝通、爭辯、書寫、創作、人際關係,試著表達複雜的情緒與渴望。他們在尋找定位,也在摸索自我。
心理治療,就是走進這樣的成長歷程中,與孩子與青少年一同經歷生命的各種轉彎。我們相信,不論是透過玩耍中的故事,還是談話間的停頓,都是一種重要的溝通與連結。
因為我們相信,每一段被理解的經驗,都是修復的開始。當一個孩子或青少年被好好對待,他們也會開始相信:這個世界值得靠近,而自己,是值得愛與被愛的

常務理事 楊格心理師
遊戲是為孩子量身打造的心理治療,透過玩耍與活動這些最適合孩子的語言,協助他們表達情緒、理解自己、練習解決問題。
青少年渴望被理解、但又容易抗拒介入。他們常處於「不想被當小孩看、卻也還沒準備好成為大人」的模糊地帶。心理治療透過信任感的建立、關係中的鏡照與對話、探索與接納並存的方式,協助他們:理解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背後的邏輯、發展健康的自我認同與價值感、練習表達與建立真實的人際連結、更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選擇與挫折。

常務理事 黃閎新
心理治療沒有太多數據,但孩子的委屈是真實的。那些看似無理取鬧、沉默不語,甚至用行為抗議的時刻,往往藏著他們說不出口的情緒與需求。兒童與青少年因語言發展尚未成熟,常常說不清楚、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精確的心理評估與腦神經調節訓練,讓我們有機會看見這些難以言說的內在狀態。透過細膩的觀察、標準化的測驗,以及與大腦節奏共舞的訓練,我們得以描繪出孩子專注力、情緒調節與人際互動的樣貌。
這不只是科學介入,更是一場溫柔的陪伴,在一次次的回應中,幫助孩子逐漸找回穩定與掌控的感覺。我們始終相信,真正的改變,從被理解開始;而每一份理解,都是孩子通往成長與修復的起點。
台北市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協會
中華民國114年 3月 26日經本會成立大會通過
中華民國114年5月06日經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北市社團字第1143073313號函核備
本會名稱為「台北市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協會」,依據人民團體法設立之社會團體,非以營利為目的。
本會以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之研究發展、教育訓練、實務工作、會員聯誼、及與國內外各相關精神醫療、心理治療及心理衛生工作機構聯繫及合作為宗旨。本會之任務為推展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實務與研究工作,包含如下:
一、 舉辦、參與國內外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有關之學術會議及活動。
二、 出版有關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雜誌、刊物及其他有關書籍。
三、 針對助人工作者辦理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之教育訓練、臨床督導等活動,以提昇心理治療人員或助人工作者之專業水準。
本會認可之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師:
楊格心理師、陳莉婷心理師、梁韶庭心理師、顏均如心理師、鄒于萱心理師、黃閎新心理師、洪敏甄心理師、阮淩心理師、蔡宇涵心理師、余君庭心理師、陳婷枚心理師。
本會會員
具備臨床/諮商心理師或相關國家證照
與兒童/青少年遊戲治療工作1000小時以上
接受過本會之2.5小時實體課程
接受過本會之3.5小時影片課程
跟本會認可之資深心理師合作帶領團體超過6個月以上
接受本會認可之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師密集督導超過2個月以上
本會認可之進階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師:
待定
本會認可之資深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師:
蔡百祥/余佳容心理師
本會認可之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督導:
蔡百祥/余佳容心理師
本會Email:
帳戶:
國泰世華銀行信安分行(013)
227-03-501205-7
台北市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協會蔡百祥
統編:006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