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群中總覺得自己或孩子有些不同嗎?或許是難以社交、解讀語言或過度專注特定事物,這些可能是亞斯伯格症或自閉症的表現。本文將帶您認識兒童心理治療的核心特徵與應對策略,協助及早理解並善用專業資源,走向更自在的生活。
兒童心理治療視角:亞斯伯格與自閉症的核心概念
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和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
)都是神經發展性疾患,影響個體的社交互動、溝通能力和行為模式。雖然它們有一些共同特徵,但在症狀表現和嚴重程度上存在重要差異。在兒童心理治療領域,我們將自閉症類群障礙視為需要個別化治療方案的神經發展差異。透過專業的心理治療介入,能有效改善孩子的社交溝通能力與適應功能。
自閉症類群障礙的當代觀點
自閉症類群障礙被視為一種連續體,涵蓋廣泛的症狀和不同程度的支持需求。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自閉症類群障礙的診斷基於兩大核心領域:
- 社交溝通與社交互動的存在缺陷
- 侷限、重複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
這些症狀必須在早期發展階段出現,且顯著影響個體的日常功能。自閉症的表現可從輕微到嚴重不等,影響範圍從需要極少支持的高功能個體到需要全方位支持的情況。
<延伸閱讀:The epidemiology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亞斯伯格症是什麼? 關於特質與身份認同
雖然在2013年DSM-5的修訂中,亞斯伯格症已被納入自閉症類群障礙的總稱下,不再作為獨立診斷,但許多具有這些特質的人仍然認同「亞斯伯格」這一標籤,視其為獨特的神經發展模式。
許多亞斯伯格症個體將自己視為具有不同思考方式的人,而非有「障礙」的人,這種身份認同的觀點在神經多樣性運動中尤為明顯。
兒童心理治療評估:亞斯伯格與自閉症的症狀差異比較
了解亞斯伯格症與自閉症的症狀差異對於適當識別和支持至關重要。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社交溝通、行為模式、語言發展和認知功能方面。在兒童心理治療實務中,準確識別這些差異有助於制定更精準的治療計畫。
核心特徵比較表
特徵領域 | 亞斯伯格症 | 自閉症 |
智力表現 | 正常或高於平均 | 差異較大,從智力障礙到超常智力 |
語言發展 | 通常無明顯遲緩,詞彙豐富 | 可能有顯著遲緩或完全沒有口語 |
社交動機 | 渴望建立關係但缺乏技巧 | 較少主動尋求社交互動 |
溝通特點 | 字面意義理解,缺乏幽默感 | 理解抽象概念困難更明顯 |
重複行為 | 輕微的重複性動作 | 更明顯的重複性行為(搖晃、旋轉) |
感官敏感 | 存在但通常不明顯 | 更強烈的感官敏感性 |
興趣模式 | 特定領域的強烈、興趣侷限 | 可能有「孤島技能」 |
環境適應 | 對變化敏感,堅持規則 | 對環境變化的更強烈反應 |
社交溝通差異
方面 | 亞斯伯格症表現 | 自閉症表現 |
社交理解 | 對社交規則有「理論性」理解 | 社交互動困難更明顯 |
非語言線索 | 解讀面部表情、手勢困難 | 對他人情緒反應有限 |
對話模式 | 單向對話,專注自己興趣 | 建立和維持對話挑戰更大 |
社交動機 | 主動尋求但方式不當 | 較少主動社交意圖 |
兒童心理治療重點:情緒調節與社交困難
亞斯伯格症個體在情緒處理和人際關係方面面臨獨特的挑戰。在兒童心理治療過程中,情緒調節技巧的培養是核心治療目標之一。
主要挑戰與表現
挑戰領域 | 具體表現 | 治療重點 |
情緒識別 | 難以覺察和辨識自己的情緒 | 情緒辨識訓練、視覺工具使用 |
社交焦慮 | 在社交場合感到不知所措 | 焦慮管理技巧、放鬆訓練 |
社交規範 | 理解隱含規則困難 | 社交故事、角色扮演練習 |
非結構化情境 | 缺乏明確規則時特別困難 | 結構化社交技能教學 |
兒童心理治療策略
社交技能訓練:
- 結構化的社交技能教學,將複雜互動分解為可應用步驟
- 心理治療中的角色扮演練習
- 社交故事和視覺提示
情緒調節策略:
- 情緒辨識和命名技巧教授
- 情緒調節技巧練習(呼吸技巧、漸進性放鬆)
- 情緒溫度計等視覺工具
利用興趣促進社交:
- 通過共同興趣建立社交連結
- 參加基於興趣的結構化小組活動
- 利用特殊興趣作為獎勵機制
<延伸閱讀:Autism and Asperger syndrome: coexistence with other clinical disorders>
兒童心理治療重點:評估重點與診斷時機
亞斯伯格症和自閉症的診斷涉及全面評估個體的發展歷史、行為模式和當前功能。在兒童心理治療領域,準確的診斷是制定有效治療計畫的基礎。
診斷核心特徵
社交溝通與互動方面:
- 社交-情緒互動的缺陷
- 非語言溝通行為的缺陷
- 發展、維持和理解關係的困難
行為、興趣和活動方面:
- 刻板或重複的動作、使用物品或言語
- 固著或堅持某些習慣或儀式、極度抗拒改變
- 高度局限、固定的興趣
- 對感官刺激的不尋常反應
尋求專業評估的時機
年齡階段 | 關鍵指標 |
兒童 | 社交互動發展延遲、缺乏同儕互動興趣、重複性行為、語言發展異常 |
青少年 | 持續社交困難、強烈特定興趣、適應變化困難、感官敏感性問題 |
成人 | 人際關係挑戰、學業/職業環境困難(儘管具有智力能力) |
專業評估的重要性:
- 提供明確理解和解釋
- 獲取適當教育和治療支持
- 制定個別化介入方案
- 幫助開發支持系統
- 連結及整合多元資源
長期發展與早期干預
了解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的長期發展路徑對於設定合理期待和提供適當支持至關重要。
早期干預的關鍵效益
介入領域 | 預期效果 |
語言溝通 | 促進表達和理解能力發展 |
社交互動 | 增強社交技能和人際連結 |
行為調節 | 減少問題行為,提高適應功能 |
認知發展 | 支持學習能力和認知彈性 |
家庭功能 | 降低家庭壓力,維持治療效果 |
成人期適應與發展
職業發展:
- 在結構化、有明確規則的環境中表現出色
- 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展現優勢
- 需要職業輔導和轉職輔導
人際關係:
- 建立親密關係仍是挑戰但並非不可能
- 需要持續學習關係技巧
- 支持系統對生活品質至關重要
心理健康:
- 面臨較高的焦慮和憂鬱風險
- 自我覺察和自我接納對心理健康很重要
- 同儕支持可減少孤獨感

亞斯伯格症和自閉症雖然存在差異,但都需要專業的理解和支持。許多個體隨著年齡增長,適應能力和應對技巧逐漸提升。雖然社交挑戰可能持續存在,但他們往往能善用自身優勢,在符合其能力與興趣的環境中穩定成長與發揮潛力。
童伴心理治療所在蔡百祥心理師的帶領之下,擁有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尤其是阮淩心理師,專注於兒童心理健康的個別與團體治療,特別擅長處理自閉症等發展議題。我們將依據每位孩子的特質與家庭需求,提供個人化的評估與治療計畫,協助孩子改善社交、情緒與行為表現,提升學習與生活適應能力。
若您正面臨相關困擾在尋找台北 兒童心理治療所,誠摯邀請您預約童伴心理治療所,讓我們陪伴您的孩子一步步建立有效的適應策略,透過專業心理治療提升生活品質,邁向更自在且豐富的人際與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