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百祥心理師的真實分享:接受200次心理諮商後,發現諮商能治癒創傷卻無法創造快樂。探討存在焦慮、生命意義與無聊感的深層心理議題,提供存在主義心理學觀點與自我覺察方法。
心理諮商的界限:能治癒創傷,但無法創造意義
2018年,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感情挫折,那段關係的毀滅讓我陷入深淵。每天醒來胸口都像壓著一塊石頭,朋友的安慰聽不進去,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沒有好好愛人的能力。
那時我才第一次承認:靠自己已經走不下去。我開始服用抗憂鬱劑、安眠藥與抗焦慮劑,但藥物只是把情緒鎖住,讓我不至於崩潰。最終,我走進心理諮商室,開始了長達六年的心理治療之路。
200次心理諮商的體悟:治療創傷vs創造快樂
上週四是我接近第200堂心理諮商。從最初一堂1600元到現在2500元,六年來的諮商費用足以買一隻中上的勞力士。這筆錢花得值得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的心理師確實幫助了我。
然而,這一路下來我得到一個清楚的體會:心理諮商對於減少痛苦、消化具體創傷很有用,那些反覆讓我掉淚的痛苦確實慢慢放手了。但是,心理諮商沒有辦法讓你創造快樂。
快樂的耐受性:為什麼成就無法填補內在空虛
追求刺激的無底洞困境
在人生旅途中,我發現快樂有很強的耐受性。第一次帶來驚喜的事物,到了第三次就變得普通。於是我拚命尋找新鮮事物:
- 安排新的計畫
- 承接更多工作
- 追求更多元的享樂
- 把生活塞滿各種活動
這些當下確實能帶來衝擊,讓我暫時覺得還有意思。但很快就歸於平淡,留下「就這樣嗎?」的落差。無聊又會從縫隙裡冒出來,在最喧鬧的當下冷不防鑽出來,提醒我什麼都沒有改變。
外在成就與內在空虛的矛盾
為了抵銷這種感覺,我開始挑戰更困難的事:
- 尋找真愛並結婚
- 修復原生家庭關係,帶父母出國
- 在工作上開設治療所,從一間到多間
這些事情當下能帶來興奮或滿足,確實有幾秒鐘會覺得自己很有趣。可是很快又消散,留下更深的空虛與無意義感。即使在最熱鬧的場合裡,我還是會感覺自己被抽離,像是與世界隔了一層玻璃。
存在焦慮與無意義感:現代人的心理困境
深層無聊感的本質
我發現的無聊不是缺乏娛樂,而是無論做什麼都無所謂的感覺。即使把某件事做得再好,都覺得沒差。這是一種深層的無意義感,像一種慢性病,無聲無息地消耗著你。
活著本身就像一個空的容器,不管往裡面倒什麼,最後都會漏光。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根本是一具外殼,行走、說話、完成該做的事,可裡面什麼都沒有。
冒牌者症候群與假面生活
我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只是裝出一個樣子。即使看起來有成就,心裡卻有個聲音說:「你其實只是運氣好,只是演得像個成功的人,根本不是真的。」
這種假面感讓我無法真正享受眼前的一切。別人覺得我過得不錯,我心裡卻覺得:「我哪有那麼厲害。」就算別人誇獎,我還是會想:「那只是你們沒看到我的漏洞。」
尋找存在證明:滑雪時刻的真實感受
只有在滑雪的時候,我在雪地上衝下來,風拍打臉龐,或是卡在鬆雪裡動彈不得,不知道會不會出事,心跳加快,那一瞬間好像「我真的存在」。
可是這種感覺很短暫,轉眼間就沒了。回到日常,什麼都變得無聊。漂亮的風景、喧鬧的場合,也一樣,只是短暫的亮光,很快又暗下來。
存在主義心理學觀點:承擔無答案的人生
心理諮商的限制
這種落寞感比痛苦更難受。痛苦至少能提醒我還在感覺,但空白卻像存在的真相,逼著我直視: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
即使是最優秀的心理師,也只能陪我討論,卻不能給我答案。我問他怎麼辦,他只是微笑,那沉默本身就是回應。因為意義這件事,沒有人能替我處理,只能自己去承擔。
人生舞台的隱喻
我覺得人生有時候像舞台。燈光亮著的那一刻,我只能把戲演完,不讓自己露餡。舞台很亮,沒有人告訴你劇本,也沒有導演會幫你收尾,你只能演下去。
要演什麼戲碼,要走哪條路,都只能自己決定。這自由有時候沉重到讓人想逃,可是能逃去哪裡?不管怎麼選,最後都還是要回到自己,回到那個空洞。
孤獨的終極條件與時間意識
存在的孤獨本質
孤單似乎是人活著的終極條件。無論身邊是否有人陪伴,最後還是只有我自己要面對死亡。這是最殘酷的現實:別人能和我同行,但沒有人能替我離世。
想到這裡,所有的熱鬧和努力,常常一下子就變得蒼白。時間每天在提醒我,無論我怎麼忙、怎麼填補,每醒來一次,就更靠近終點一步。
選擇的焦慮與遺憾
不管我選了什麼,另一條未走的路永遠會在心裡發出低鳴,提醒我也許錯過了什麼。這個空洞不會被填滿,不會被解決,只能學著和它共存。
與無意義感共存:現代人的生存哲學
比痛苦更難承受的空虛
很多人怕的是痛苦,我卻覺得最折磨人的,是這種「什麼都沒意義」的狀態。每天都在問自己:「然後呢?」答案永遠只有:「沒有然後。」
痛苦還能讓人掙扎,快樂是幻覺,無聊最赤裸直接,它抽掉一切外表,只剩下空白。
承認荒謬的勇氣
我並不悲觀憂鬱,但這就是我常有的心情感覺。或許承認無聊和無意義感,才是活下去的方式。活著不是找到答案,而是帶著沒有答案走下去。
如果人生就是不停地做事、填補、再空下去,那真正的勇氣就是承認這一切荒謬,卻還是把日子過完。也許人世間其實是無意義的總和,而這總和,就是我還存在的證明。
尋找與無意義感共存的智慧
作為一位心理師,我深知獨自面對存在困境的艱難。雖然每個人最終都必須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但在這個探索過程中,專業的心理諮商能提供重要的陪伴和支持。
如果您正在經歷相似的存在焦慮、無意義感,或是在人生的重要轉折點感到迷茫,請記住您並不孤單。有時候,最勇敢的選擇就是承認需要協助,並且主動尋求支持。
我是蔡百祥心理師。我理解現代人面對的心理困境有多複雜,存在的問題往往沒有標準答案。但透過專業的心理諮商,我們能陪伴您探索這些深層的疑問,協助您發展更健康的思考模式和應對技巧。
如果您準備好開始這段探索之旅,歡迎與我聯繫,讓我陪您一同走過這段不容易但意義深遠的心靈旅程。
<了解更多心理諮商:心理諮商有用嗎?認識心理諮商的類型與實際效益>